300万以上地铁客流的内地城市,终极就是10座了
300万以上地铁客流的内地城市,终极就是10座了看了一下近期的客流,虽说受yq影响较大,但目前也是泾渭分明。 北上广深成,这五座城市这是将来稳定后可以稳居700W以上的。后面的城市差距较大。
后面五座城市,基本拉不开差距。重武西杭宁。这五座城市重点说一下,南京最近客流一直没啥起色,但以前300以上还是没问题的,随着将来5,6,7号线通车,300以上问题不大。但基本稳居第10了。
其余四座城市就咬的很紧了,估计难分伯仲,随着新线路通车,新增也很有限,但参考目前公交客流看,也就这样了。我估计到2025年以后,这四座城市日常普通工作日(周一至周四)客流都会在500W左右,以后长期稳定。南京估计400W左右,差一些,以上都不考虑yq因素。
其实这个和十大城市相比,也就把天津换成西安,但天津 从城市活力上讲确实不如西安,西安在西北是第一大城市,天津在北京边上,周边城市更多的是受北京辐射。
从十个三位数区号城市看,以上10大地铁客流城市,就是把天津沈阳,换成了后起之秀的杭州深圳,但后两城确实在改革的浪潮中发展的很好。
仅次于这10大地铁客流城市,有郑州长沙青岛苏州天津沈阳等城市, 但目前客流离300W距离遥远,且很难在今后很多年的普通工作日(周一至周四)达到300W。
苏州是GDP大城,但经济更多的来源于下限县域,主城规模没那么大。 青岛不是省会流动人口少,且城市规模也不够大。沈阳天津这种老牌大城,近年来却都颓势,地铁客流很难达到300.
郑州长沙是新起之秀,虽说历史上并不耀眼,都是地级市省会,但都是大省省会,如果能持续吸纳本省人口,或可在未来地铁客流上有所建树,但并非传统老牌城市,目前线路也较多,将来增长的空间有限。
综上,地铁客流能越过300的,也就10座城市了;其中前五座可以日常越过600; 我觉得,一个城市如果客流量到不了300,线路不能达到10条以上,里程不能达到400公里以上,那么地铁就很难发挥出它的功效。地铁需要强大的网络才能有用。
比如徐州,无锡这样的普通地级市,都有好几条线路,但客流就很难看。即便修更多的线路,也很难有充足的客流。所以我觉得,其实真正需要修地铁的 ,也许就那10座城市吧, 其他城市,也许把投资花在其他方面或许会更好吧。
页:
[1]